了解更多關於工傷索償

當值律師團隊協助初步評估,保障合法權益

賠償金計算機WhatsApp查詢
案例 - 外判工程疏忽

意外年份:2014年

受傷工友是一名冷氣技工,主要負責冷氣安裝及維修,意外當時,他站在木梯工作,木梯突然搖晃,導致站不穩因而失去平衡,由大約離地面10呎的高度,從木梯跌在地面,導致背部及手臂受傷…

區域法院於2017年判決該名受傷工友獲得賠償合共港幣約$700,000

即時計算判傷補償金額

案例 - 室內工程判傷比例2%

意外年份:2015年

工友在室內工作時,被氣壓錘擊中頭部受傷;被送往醫院急症室接受治療。當時主要症狀有短暫失憶、失去知覺、頭痛、及頭暈。檢驗後,發現右邊頭皮撕裂。傷者被診斷有腦震盪症候群及頭部受傷。因這宗意外受傷而引致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被評定為 2%。

區域法院於2020年判決這名工友獲得賠償合共港幣約$230,000

即時計算判傷補償金額

案例 - 交通意外工傷

意外年份:2016年

貨櫃車司機開工期間,在公路由於另一車輛突然在扭軚切線而被撞,由於煞車衝力太大,導致雙膝向前衝撞,腰部扭傷。

區域法院於2019年就人身傷亡判決原告人被賠償港幣約$280,000(這宗意外原告人須扣減之前僱員補償約港幣$820,000)

即時計算各項賠償金額

了解更多・保障更全面

受僱工作期間遇上意外的正確處理方法

僱員補償可循四種途徑解決:

・直接支付補償
・按法例藉協議決定補償
・以簽發證明書方式解決;或
・由法院裁決

可能遇到的索償問題

判傷比例

如果工傷意外可能導致僱員永久喪失工作能力,職業醫學組或會安排僱員出席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評估,以評定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(即俗稱「判傷」)。

對於「永久地完全喪失」或者係「永久地部份喪失」工作能力,計算方式並不一樣,亦即所謂「判傷比例」。若僱員因工受傷引致永久地部份喪失工作能力,補償金額須視乎僱員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,並參照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,按比例計算:

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金額 x 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百份率

根據勞工處資料,僱員就永久地完全喪失工作能力可獲的最低補償金額:

  • 於2021年4月15日或以後遭遇工傷意外或患上指明職業病的人士:$537,780
  • 於2019年4月26日至2021年4月14日期間遭遇工傷意外或患上指明職業病的人士:$499,840

僱員可由暫時喪失工作能力(放取工傷病假)的日期起,收取按期付款達24個月。若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超過24個月,可向法院申請延長收取按期付款的期限,但延長期限不可超過12個月。

立即計算判傷比例補償金

判傷程序及手續

  1. 由主診醫生預約判傷日期和時間,僱員會收到勞工處的判傷通知書。僱員有責任在一個月內辦理工傷病假跟進程序。除了到勞工處遞交病假紙,僱員亦要遞交判傷通知書。
  2. 僱員收到判傷日期及時間,應立即通知僱主。按照法例規定,判傷當日不能視為缺勤,即僱主須向僱員支付同日工資。
  3. 依照判傷通知書日期,帶齊所有文件包括香港身份證、判傷通知書、醫療文件和所有病假紙副本,準時到指派的醫院判傷。
  4. 勞工處會在判傷後大約兩星期,向你發出補償評估證明書,顯示僱員直至判傷日的病假、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百分比、傷患等資料。
  5. 若僱員和僱主也同意判傷結果,僱主就會在21日內向你支付賠償;如果勞僱雙方任何一方反對判傷結果,就要在收到判傷結果的14天內,填寫反對申請書提出反對。勞工處若接受反對申請,便會安排第二次判傷。

立即計算判傷比例補償金

如何計算工傷病假錢?

僱員如因工傷病假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期間,僱主須向僱員支付按期付款(即「工傷病假錢」),僱員受僱員補償條例下嘅權益,而非僱主借給受傷員工的補償。

病假款額應為僱員遭遇意外時每月收入之五分之四。計算收入包括:底薪、任何津貼(交通津貼除外)、小賬、經常性加班補薪及勤工獎勵。若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超過24個月,可向法院申請延長收取按期付款的期限,但延長期限不可超過12個月。

計算各項工傷賠賞金額

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?

任何人士,不論是否香港居民,只要牽涉在區域法院、原訟法庭、上訴法庭及終審法院審理的案件的法律程序,便可申請法律援助。申請人要符合獲取法律援助的資格,及通過經濟審查及案情審查程序。

聯絡首次免費諮詢

工業意外

僱員在受僱工作期間,如因僱主或佔用人處所,未能或未盡其責任對僱員提供應有的照顧或違反謹慎責任等過失(例如未能提供安全工作環境、安全工作系統、安全設備/工具或違法等事項),而導致僱員遭遇意外受傷或死亡矇受損失,僱員可在普通法向違法的一方追訴受害人的損失。

交通、工傷及疏忽意外案件支援

向當值團隊了解各類項目 立即計算賠償

真實個案

曾經有位工友在地盤工作,因棚架翻側而被壓倒,傷勢嚴重。主管為掩飾工業意外發生,會有許多手尾跟,會有勞工處調查,影響老細投標地盤工程生意。

了解更多2022年工傷案例詳細分析

發生意外後

有常識的人都知道,見到如此嚴重傷勢,都會安慰受傷工友不要亂動,並立即打999,叫救傷車來救人,因為亂動傷者會傷上加傷,相反救傷車到埸,立即有專業急救 。送院途中,救傷車會嚮警號,通知道路上其他車會讓路,盡快送抵醫院!很多個案事實上卻並非如此,曾遇過一些僱主或主管,在發生意外後卻不立即叫救傷車,反而自己揸車送送傷者到醫院。此舉目的是想掩飾工業意外,避免在勞工處留有記錄影響生意。由於有999記錄,公司不敢說沒有意外,也不敢説不知道有意外發生。

聽從醫生治療師意見

許多因工受傷的市民,都覺得覆趁或物理治療沒有太大實質幫助,亦可能擔心影響工作,所以中途放棄物理治療。到了展開索償程序的時候,卻反而被對方以及保險公司質疑,提出索償一方其實沒有無傷,或者手誇大病情以取得更多賠償。其實醫生及治療師都是專業人士並受到專業操守規範,聽從醫生意見,不但對自己身體有益,也對消除了保險公司的質疑。

外部連結:勞工處

工業意外定義Q&A

當值義工律師團隊成員協助進行初步評估,保障合法權益Q&A工傷索償問答 如何處理爭議 其他內容 了解更多・保障更全面...

詳細工傷案例分享

當值義工律師團隊成員協助進行初步評估,保障合法權益詳盡講解工傷訴訟成功個案 File:HCPI 676/2017 2022年4月判案 工程車司機搬運時嚴重受傷案例...